第325章 实干型_大明第一贡生
七星小说网 > 大明第一贡生 > 第325章 实干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25章 实干型

  第325章实干型

  东宫。

  朱厚照坐在张周对面,师生二人就这么对视着,就好像是在故意比试对眼一样,最后还是朱厚照双目发干到受不了,眨眼后再去揉眼。

  “太子殿下,您没事吧?”高凤一脸关切问道。

  朱厚照一甩手,不理会他人的关心,继续瞪着张周道:“张某人,本宫还等着你去西北,亲自领兵上阵,一举把草原给踏平呢,看样子你也不怎样啊,让别人冲锋在前,功劳你领得倒不少!”

  张周一脸无所谓的神色道:“太子过奖了。”

  “我在奖你吗?听不出本宫的意思?”朱厚照此时已像是个半大的少年,主见多了,而且嗓音也多少带着些许的沙哑。

  高凤道:“太子殿下,张先生,咱别伤了和气,有话好好说。”

  似乎高凤也怕朱厚照跟唯一能镇得住场子的先生也闹掰,而且以张周目前在朝廷的地位,得罪张周可没什么好果子,或许张周以为是他们这些东宫太监在挑拨离间呢?

  张周冷冷道:“如果我把草原给平了,太子成年之后,就甘心对着空旷的草原,不想自己做点什么?”

  “靠!”朱厚照一拍自己的大腿,“本宫当然要亲自上阵,一举把草原那些不听话的崽子给收服!”

  张周道:“就算太子真有机会亲自上阵,是不是也该先打一场有准备的战事?不准备,光靠嘴皮子就能赢?如今以火炮为代表的火器固然很强,但没有足够的铁,如何能造那么多的炮?光有炮没有炮弹,能成就大事?”

  “如果上了战场,只放一轮火炮就哑火了,那跟没有炮有多大的区别?任何的战事都是靠资源的积累来完成的,就连鞑靼人入寇我大明的边关,都会准备两件兵刃,只有稚子才会觉得,战事是靠所谓的兵法和奇谋取胜,一切都还是要靠最基础的积累!”

  一旁的高凤急了。

  这怎么还说太子是“稚子”?

  岂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?

  朱厚照却“哦”一声,好像是受教一般,他问道:“那就是说,如果等本宫成年以后再平草原的话,是不是能有个几万门火炮,对着草原狂轰滥炸,随便就能把几十万铁骑给炸翻?”

  张周道:“要那么多作何?几千门炮排开,你知道能覆盖多大的区域?到时只怕你想跟鞑子决战,鞑子也会绕着你走,那时就要拼速度,骑着马用燧石铳去追……无论是远战还是近战,都能做到实力上的压制。”

  “哦哦哦。”朱厚照这下也没脾气,“那行,你赶紧筹备,等我长大之后,我当主将,你当副将,咱俩去……”

  说到这里,朱厚照似乎也怕被高凤等人把自己的心意上报给老爹,瞪高凤一眼道:“这里还有你什么事?退下退下!本宫还有涉及到军机等事,要跟张先生商议,出去!”

  “是。”

  高凤一脸憋屈望了张周一眼。

  心想,这本来还担心你们不和呢,现在才知道,姓张的你可真能切准殿下的脉,知道殿下想亲自带兵平草原,就故意这么说。

  可问题是,就算是太子成年,他只要是太子,没弟弟,陛下就算御驾亲征也不会让太子去吧?

  ……

  ……

  等高凤等太监都退下之后。

  朱厚照才在张周面前一顿诉苦。

  “……你是不知道,父皇最近一点道理都不讲,没事就把我给禁足,哪都不让去,我已经很久没出宫门了。”朱厚照支起脑袋想了想,“上次出宫是什么时候来着?我都记不得了!”

  张周眯起眼,这小子越看越像深闺怨妇。

  朱厚照道:“既然你都回来了,是不是跟父皇说说,让我多出去走走?我不求别的,跟你去看看演炮,我也不乱跑,这总行吧?”

  张周道:“没希望的,现在北方不太平,京师经常戒严,陛下就你这一个皇嗣,怎会轻易让你犯险呢?”

  “那……那就是说,如果我有几个弟弟的话,父皇就会让我出去了?”朱厚照好似是明白了张周的暗示。

  张周问道:“那你希望陛下多几个子嗣,你多几个弟弟?”

  朱厚照想了想,点头道:“没什么不好的啊。”

  “你不怕他们抢你的皇嗣地位?”张周笑了笑,还没听说当太子的,希望多几个弟弟,要知道朱厚照平时也不得他老爹多大的欣赏,就算大明有皇长子继承制在那摆着,怎知朱祐樘不会把他的太子之位给废了?

  朱厚照道:“不怕,反正我是母后生的,嫡长子,除非我死了……如果我真死了,那谁来继承储君不是继承呢?我都在坟墓里面埋着了,还管谁继承皇位呢?我操得过来这心吗?”

  “呵呵。”

  张周对于朱厚照的豁达和自信,倒还挺欣赏的。

  好像朱厚照压根不知道他自己是有多胡闹,也不知道他老爹对他是又疼爱,又恨其不争。

  这小子的顽劣是带进骨子里的……张周也曾想过,如果朱厚照替换成他老爹,经历过他老爹曾经经历过的事,后天的环境是会把朱厚照养成一个谨慎和克己的君王,像他父亲一样,还是会继续这样?

  现在想来,大概这小子早早就被人整死,皇位也传不到他身上了。

  “那行,找机会帮你说说,如果你真有机会出宫,可要老实听话点,不然我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。”

  “放心,我的性子你还不知道?我是最讲规矩的,说好了出宫之后不乱走,就一定不会乱走!嘿嘿。”

  一边在那做着承诺,一边却不自觉在笑。

  好像他自己都知道言而无信是稚子的特权,真出了宫门,不能给我好玩的,还想让我不乱跑?

  不是我天真,是你太无邪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张周在养病之后重新出山,重新当太子的讲官,意味着太子的禁足令正式解除。

  但其实最近朱厚照也经常会去见朱祐樘夫妻。

  朱厚照是农历九月二十四的生日,作为太子的千秋节,朝廷一般也会举行一些庆典活动,诸如百官给他行礼等事,不过最近最热闹的事情并不涉及到朱厚照,而是朱祐樘弟弟朱祐枟就藩雍王驻地衡州府的事。

  按照大明的典制,藩王尤其是皇帝的兄弟成年之后要就藩之前,京师中会给举行一些饯别的仪式,百官甚至要去其在京师的府邸行礼。

  藩王还会入皇宫去给皇帝行礼,此一别,很可能就是兄弟之间一辈子最后的相见,当然也会有很多藩王中途允许到京来朝拜的,机会寥寥。

  朱祐枟在世人看来,一点特别的都没有,既不是朱祐樘最年长的弟弟,也不是最能干的,反正就是个很普通的藩王。

  在张周看来,此人与别的藩王最大的不同,大概就是他的母亲跟兴王朱祐杬一样,都是邵妃,也就是后来的邵太后。

  “张先生,陛下的意思,他人去见雍王便可,您就不必去了。”

  萧敬这天在送张周出宫时,特别还说了一句。

  朱祐樘大概也怕那些藩王想借助张周的力量去搞点什么事情,所以很避讳让那些弟弟来见张周。

  如果朱祐樘的儿子多一点,大概他也就不用这么担心。

  张周问道:“如果他非要到我府上来拜访,那我是否也该把人拒之门外?”

  “不会的。”萧敬笑道,“雍王就藩之前,怎会轻易出来见朝中大臣呢?他应该懂规矩的。而且就算您将他拒之门外,陛下也不会说什么。您对他还有什么要说的吗?如果有的话,咱家可以替您传达。”

  张周道:“唯一一点吧,选雍王府的时候听陛下点话,不然……会遭灾的。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萧敬不太明白张周的意思。

  其实大明的藩王都很迷信,在选择宅邸方面也很固执。

  当他们到了自己的藩地之后,很少会直接接受皇帝所赐给的宅邸,他们多数会要求移动宅邸,移到他们自认为好的地方。

  这一点……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。

  如果他们的藩王宅邸是朝廷所造,无形中就有帝王想压制他们运势的意思,让他们困守在藩王宅邸内,即便没有……他们也会觉得可能有,那还不如找个自己更喜欢的地方修宅子……甚至移到别的城池和藩地也都是可以提请,甚至也会得到通过的。

  这个雍王就藩之后,就把自己的宅邸移到他喜欢的地方,然后就……死在了正德二年的衡州地震。

  不折腾不会死的典型。

  萧敬很认真问道:“有何讲究吗?”

  张周笑道:“这话萧公公是要如实跟陛下奏禀的吧?”

  “呃……”萧敬面色尴尬。

  如果张周真有什么话要带给雍王的话,萧敬作为东厂提督,是不可能藏着掖着的,这可是大忌。

  而他问张周有什么话要带给雍王,本身也有点故意给张周找麻烦的意思。

  按照道理来说,张周对一个藩王就范应该是没什么好提醒的。

  张周道:“我猜测啊,未来几年,可能衡州地面上不太平,具体会发生什么天灾人祸,现在还不到近前,我还预测不好。但如果雍王非要逆势而为,逃避开此事的话,那他结果会很不好……所以应该是稳在自己的封地内,如此方能保住性命吧。”

  “啊?”

  当萧敬听说是“保住性命”时,他是十分惊讶的。

  这不是在给雍王传什么话,而近乎是威胁了。

  大概在说,你雍王听你哥的,一切都太平无事,命能留得住;不听就小命难保!

  “知道了,知道了。”萧敬在短暂沉默之后,抹了抹头上的冷汗。

  心里也在琢磨,这么送藩王去就藩,做如此“忠告”的,也就他张秉宽能做得出来了吧?

  ……

  ……

  九月十三。

  当天朝议结束之后,朱祐樘单独召见了吏部尚书屠滽,以及内阁三人。

  具体是要说什么事,四人都不知。

  到了乾清宫,朱祐樘将两份东西交给了四人查阅。

  “几位卿家,先前有不少人上奏,说是秉宽为官时日尚短,让他以天机之事联系到大明国运,本身就是方士之言不能完全采信,如今让他位居高位更是没有治国安邦的经验,容易生出祸端。”

  在场几人听了,心里觉得特别舒服。

  那些上奏之人所提的事,正是我们心中所想的啊。

  陛下您这不就是以方士来治国吗?

  “这里是吏部今日上奏,提出地方用人之名册,拿来与秉宽前几日所提过的,他认为合适的人选,你们看看是否有雷同之处?”

  朱祐樘把话挑明了。

  两份同样是用人的上奏,一份是吏部根据历年考核,按照评级等做出的人员调动。

  而另一份则是张周通过自己的“考察”,来推测吏部可能会用人的名单。

  四人看过之后,都大吃一惊,虽然顺序方面等事有所不同,在个别职位上,朝廷可能都没提,或者是吏部提了的张周没提及……但大名单基本上大差不差,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布政使司、按察使司等职位安排上,做到了分毫不错。

  李东阳皱眉道:“陛下,这真是……张周前几日所拟?”

  朱祐樘道:“你们也可以认为,是他的谶言,或是对人心的揣测,朕却不这么认为,朕倒觉得他对于朝廷的事务很精通,就算是吏部用人等事,也应该是有自己的见地。”

  谢迁则用疑惑的目光瞪着屠滽。

  大概在说,不会是你们吏部提前把用人名单泄露给张周,然后令张周可以提前上奏于君王,借机让陛下彰显他有识人之明吧?

  屠滽用颤抖的双手把两份东西递还给萧敬,请旨道:“陛下,老臣认为,此乃……无稽之谈也。”

  朱祐樘面色轻松,微笑道:“你不会是想说,秉宽得了你们吏部内部的外泄名单,所以才会如此预测吧?还是说,你是怀疑吏部的谁?”

  没明说,大概就差把林瀚的名字给说出来了。

  林瀚作为吏部左侍郎,很多考核等事,还是由他来完成的,而林瀚现在又因张周的关系得到升迁,眼看有机会晋升尚书,屠滽才会“气抖冷”,觉得可能是身边的人出卖了吏部。

  屠滽没说什么,但看神色,他就是这么想的。

  “几位卿家,请你们不要怀疑秉宽的用意,也不要去怀疑朝中大臣的节义之风,莫说秉宽没必要为这么一份名单去搞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,就算他真的为彰显自己,结果呢?这些人中,有他的人吗?还是说他是为了让你们安插跟他关系亲近的人到六部、五寺和地方?”

  朱祐樘在笑。

  看到这些大臣为了张周的预测而捉急,他就觉得很有面子。

  以前是真没办法去跟文臣对抗,无论从学识,还是舆论,当皇帝的都很难直接去跟大臣做正面抗衡,而且朱祐樘也不是那种“社牛”,他这样胆小怕事的性格,连妃子都纳不了一个的男人,能指望他跟大臣产生多大的化学反应?

  但现在,有了张周撑腰,连他封闭的性格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,一跃之间从自闭症靠他人吹捧得到满足感的君王,变成有胆有识有见地和谋略的实干型明君。

  连朱祐樘都很欣然于自己性格上的改善。

  有了秉宽在,朕就是这么有自信。

  “好了,就是拿给你们看看,秉宽上奏此事的时间很早,大概已是半月之前的事了,朕也没有要刻意彰显于谁。”朱祐樘道,“朕也不会将他调去吏部,光是教导太子和上听处的事,就够他忙活的。”

  “嗯。上听处的事,诸位卿家应该也已经知晓,朕一直都没拿到朝堂上去说,以后上听处虽然没有衙所,但朕打算也给他们一个值房,就在内阁值房之旁,以后互相多照应一些。”

  刘健忍不住道:“陛下,所谓的上听处,是否需要分担内阁的事务?”

  朱祐樘道:“朕的意思,互相不统属,差事上也无交集,各做各的事,有涉及到边关战报的,涉及到奏疏参议的,一边一份,各都关白,这些也都无须票拟和朱批。对于战事以外的事情,朕也不会过问于上听处。”

  “朕不会让秉宽进内阁,甚至连上听处也不会让他去,轮值的都以朝中大臣为好,他更多是在上听处众议时,列席便可。”

  刘健听出来。

  皇帝既打算让张周进入“上听处”,又不以张周去轮值,大概的意思,这个上听处还是以张周为首席,就相当于“首席上听处大臣”,因为从顾问方面的角度来说,皇帝对张周意见的采纳,显然多于其它的人。

  甚至可以说,其余的人都是为张周当幌子的。

  因为皇帝要顾问于外人,只需要张周一个人的意见,似乎也就足够了。

  刘健也不再直接去反对,他道:“那应该形成定制,应该有轮值的典范,每个人在上听处中的时限,也该有所限制。”

  朱祐樘微笑摇摇头道:“不妥。朕要问询意见,如果连时限都要定,那岂不是说,朕想问问他人的意见都还要考虑一下是否有过时不候的情况?朕只是应允,不从进士之外的人中选择上听处成员,这算是最后的让步。”

  “几位卿家,不是朕非要偏听于秉宽,设立上听处的目的,不也正是让朝中大臣有机会证明自己?谁若是比秉宽的能力更甚,替换了他,朕也会为之欣然。”

  言外之意,秉宽对朕无可替代,你们都没法取代他,那还说个屁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xc11.com。七星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qxc11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